正文

王阳明说舜

王溢嘉

    《传习录》里有如下一段记载:一对父子在兴讼互控对方后,又来请明朝大儒王阳明评理。王阳明话还没说完,父子就相抱痛哭而去。弟子好奇入内请教老师到底说了什么,居然能让他们这么快悔悟?王阳明说:“我告诉他们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儿子,而瞽叟(舜父)是世间大慈爱的父亲。”弟子听了一头雾水,王阳明解释说“舜常自以为大不孝,所以能孝;瞽叟常自以为大慈,所以不能慈;瞽叟只记得舜是我从他孩提养大的,今天为什么不能取悦我让我高兴,不知道自己的心已被后妻改变了,还自以为慈爱,结果就越不能慈爱;而舜只想父亲在我孩提时如何爱我,今日不爱我,只是因为我不能尽孝,每天反省自己所以不能尽孝处,结果就越能孝顺。”

    人尽皆知,舜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孝子,王阳明说“舜是世间大不孝子“乍听之下的确让人相当错愕,但这指的其实是舜的“自我认可”。根据研究,人类思维的一大特点是“外向指涉性”,当事情——特别是不好的事情发生时,我们都是先从外面——环境或他人身上找原因,最后才会“反躬自省”,但即使是自我反省,也有很明显的“正向错觉”——对自己的优点看得很清楚,但却忽略自己可能的缺点,结果使得多数人缺乏所谓的“自知之明”。当瞽叟在后妻的挑拨下,与舜发生父子冲突时,瞽叟的反应跟多数人一样,把矛盾指向对方——问题出在儿子身上;即使反躬自省,也认为自己是个“慈爱的父亲”,这样的认知当然使他对舜更加不满,父子冲突更加厉害。但舜在面对问题时却先反躬自省,而且认为那是因为自己的“不够孝顺”引起的,在这种认知下,他对自己做更多的要求和改善,结果不仅化解了父子冲突,而且使他成为大孝子。

    一个人要想改过,必须先知道自己有过;要想精益求精,必须先认识到自己不够精,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说“舜常自以为大不孝,所以能孝;瞽叟常自以为大慈,所以不能慈”的原因。那对父子在王阳明的开导下,能豁然醒悟、相抱痛哭而去,其实是相当明理的人,因为有很多人即使你对他的过错和缺点指证历历,他还是盛气凌人地坚决否认:“我哪有什么错!”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、没有丝毫自我反省能力的人,我们只能双手一摊,离他远一点。

    摘自《安徽商报》2009年4月26日